有人花46万买了辆二手车,结果发现是辆“全损车”,最后法院判了退一赔三,车主拿了将近180万!我瞅着这判决结果,愣是拍了下大腿:该!就该这么治那些耍心眼的车商!
先把这事儿给大伙儿捋捋。去年有个大哥想买辆二手豪车,跑遍市场选中了一辆,车商拍着胸脯说“精品车况,没出过大事儿”,大哥瞅着车也新,就掏了46万成交了。结果开回去没俩月,去4S店保养,人家师傅一查:嚯,这车上过全损险!之前出过严重事故,保险公司都按“全损”赔过钱了,说白了就是辆修得再光鲜也藏着隐患的“问题车”。
大哥当时就炸了——合着花真金白银买了辆“整容车”?找车商理论,对方倒好,要么装糊涂,要么就耍无赖:“卖的时候你咋不看清楚?”气得大哥直接把车商告了。现在法院判了:车商退46万购车款,再赔三倍138万,加起来快180万!这判决一出来,评论区全是“干得漂亮”,我咋看咋痛快。
咱先说说这车商有多缺德。全损车意味着啥?要么车架受过伤,要么核心部件动过手脚,安全隐患大了去了。他倒好,喷层漆换个零件就敢当“精品车”卖,这不光是骗钱,是拿人命开玩笑啊!买二手车的谁不是图个实惠?要么是普通家庭攒了好久的钱,要么是刚创业想撑个场面,你把人家当冤大头坑,良心不会疼?
有人说“买家也该自己多留心”,这话没错,买车前确实得查记录,但咱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专业本事?去查个出险记录,要么得托人,要么平台要收费,车商要是故意瞒着,咱咋防?真要论起来,车商作为卖家,明明白白告知车况是本分,现在倒好,本分成了“额外要求”,这理儿说不通啊!
我为啥觉得这判决解气?不光是替大哥高兴,更因为这是给所有耍猫腻的车商敲了警钟。之前总听说有人买到问题车,要么维权难,要么就赔个仨瓜俩枣,车商转脸该咋骗还咋骗。现在好了,退一赔三,让他知道骗一台车,可能得赔进去三台的钱,看他还敢不敢瞎来!
不过话说回来,咱买二手车也不能全指望“赔三”,多留个心眼总没错。要么找懂车的朋友跟着,要么花几百块去查个“车辆档案”,看看有没有出过大事儿、有没有被抵押。真要是瞅着车不对劲,别听车商瞎忽悠,扭头就走——咱宁愿多花点钱买个踏实,也别图便宜踩了坑。
最后也盼着这种判决能多来几个。不光是二手车行当,啥买卖都一样,得让那些耍心眼的知道:糊弄消费者行不通,揣着明白装糊涂更得付出代价。咱老百姓花钱买东西,买的是放心,不是糟心。要是所有商家都规规矩矩做生意,咱买得踏实,他们赚得也安心,这不挺好吗?
所以说啊,这46万买全损车最后获赔180万的事儿,干得漂亮!就该这么办!
配资股票投资,配资平台炒股,华盛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