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爸和书
\n文/刘文佳
\n我并非出自书香世家,但在我的书柜里却藏有一本能让我家熠熠生辉的书。它是一本线装的《诗经》,素色的封面,泛黄的纸页上斑驳着竖排的繁体汉字。那是二十年前爸爸送我的。
\n二十年前,我家的家境很一般,爸爸只不过是南桐矿业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工人,他挣的钱,不仅要养活我们全家,还要供我和哥哥上学以及体弱多病的奶奶的医药费。所以,能为我买一本几十块钱的书,对我家来说,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奢侈了。爸爸不认为这是浪费,他觉得我爱学习、喜欢看书是好事,他就该支持我,也应该给我买。所以,在给我买书这件事上,他从来都很支持和舍得。
\n从爸爸手中接过《诗经》的那天,我的心里是惊喜的。那时的我在念中学,虽然还未涉世,但凭直觉我能嗅出这本书散发的迷人气息。靠一边翻阅字典查找繁体字对应的简化字,我一首一首地读完了这本“厚重”的《诗经》,并且能背诵里面大量的篇目。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这本书,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写诗。只是在读完《诗经》不久,就在我的中学时代,我就自己创作了一首小诗《雨情》。后来,这首诗作还在我大学的校报上和《人文万盛》杂志上发表。
\n读高中的时候,因为住校,又遇上了和我一样喜欢看书的室友,便让我更加疯狂地迷上了看书。于是,每个月一半的生活费我都用来买书了。有一次回家时,爸爸看到我提了很多课外书回来,他没多说什么,只是每个月多给了我一些钱,让我吃好。我高兴极了,然后书也买得越来越多了。再然后,我哥哥参加工作了,家里的情况一天好过一天,爸爸还给我买了我梦寐以求的书柜和书桌。
\n大学毕业后找工作,因为爱看书的好习惯,让我在文字上有一定的积累和写作功底。于是,我便留在了家乡,做着一份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,每天乐此不疲。
\n也因为喜欢看书,我喜欢上了写读后感。一篇《可爱的存在——读汪涵〈有味〉有感》在《万盛日报》上发表,并在重庆市第五届区县报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。
\n记得有年元旦,爸爸去“书香万盛”全民阅读优秀出版物惠民巡展活动现场凑热闹,看到所有书都打折销售,划算,于是又给我买回了一本书。
\n在读书这件事上,爸爸一直站在我的身后,默默地,目光坚定。有一天,我在安妮宝贝的书上看到一段话。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爸爸:
\n“这个唯一关心着我、不放弃我的男人,这个给予我骨血的男人,这个辛劳孤苦的男人,这个我未曾给予任何报答和安慰的男人……”
\n所以,我给“爸爸”的定义是:这个在我14岁送我书的男人,这个鼓励我看书的男人,这个默默在背后支持我的男人。
\n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14岁的时候爸爸会送我一本如此珍贵的《诗经》,也不知道为什么他那么坚定地鼓励我看书。我只知道,这些点点滴滴已经凝结为一股有力的指引,成为我努力向上的力量支撑。
\n如今,那些年看的书为我带来了生活中最美妙的礼物。而这个最终给我滋养的人,也成为我心头挥之不去的感动与感激。
\n作者简介:刘文佳,万盛经开区作家协会理事,供职于万盛经开区融媒体中心。
\n
配资股票投资,配资平台炒股,华盛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